何为七饮武夷山大红袍?

  历史如水潺潺荡漾出优雅的线条,留连在古代才子的对月独酌,月下佳人的颦笑扶摇、环佩叮当间,突地又被激扬的舞林豪情所震慑,而后眼前满溢着绚丽的山水间白驹过隙、惊鸿一瞥便入了神,失了心地沉浸在视听错觉幻变出的奇幻世界里,又被温柔唤醒,被满坑满谷的武夷山茶农的热情撩醒,接着就是传说故事画卷般流转,邀请您一同分享收获的喜悦。这时,您不会不被这些朴实的脸上真挚的表情所感动,他们欢呼雀跃着,他们分享着他们的幸福,他们为能为客人献上一份演出而骄傲,他们为能有更多的人了解武夷山,了解自己的家乡,了解这个美丽的地方的历史、传统、文化、风景、情感而自豪。

  确实,武夷山的大王峰和玉女峰的爱情很美、武夷山的九曲溪婉转留长很美、武夷山的岩茶娇嫩葱翠很美、泡出的茶汤晶莹剔透更美,但美的更是武夷山劳动者的一颗淳朴的热心肠。

  人们都说喝茶品茶,个中滋味独自斟酌,但其实品的还有这个地方的人心。

  在武夷山,人人以茶为傲。评判一家的家底背景不在腰缠万贯,房屋三千,而是家有多少亩的茶园。而家在武夷山景区里天星岩茶村里的村民,家中谁若有几株正岩茶树或者几株名枞,那可真是在他人眼中眼馋得不得了的财富了。在旅游区开茶叶店铺的,家中自产自销的简直是底气十足,家中不足要去收购的自己都有点说不过去,而白手起家靠收购别人茶叶为生的,要么就是财大气粗,要么就是多吃了个胆,在正牌家底的眼中这些人没有点经济头脑是很难竞争下去的。

  竞争归竞争,你却总能发现别家的老板收了一包好茶,拿到另家老板家叫他泡来一起品鉴,好茶共分享,不好的茶老板也不客气,直接骂个狗血,这边这位也懊恼不已庆幸自己没有一冲动买下它个几斤。时不时的,茶老板就邀个三五好友,在店里摆开阵仗,一起品尝自己搜罗来的好茶,一阵“望、闻、问、沏”,手腕翻飞间快速的几个杯子便斟上了剔透茶汤,几个舌头一起吸溜出声音,咂摸出声响,沉默片刻后便依序点评,一道水、二道水、几乎八道过后好茶叶便现真性情,大家讨论的热火朝天,这架势,比“杠一、胡二、大三元”要热烈更甚,却如此风雅。

  好茶者不光是长者,年轻人同样喜茶,男孩子懂品,女孩子能艺,学习茶艺既是一门艺术又是一份职业,又能借机喝到好茶,何乐而不为呢?

  茶有德,饮茶人有茶德。对于武夷茶德,历代文人名士有精辟的论述。北宋范仲淹在《斗茶歌》中,就有精彩的描述。他说,“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 “商山丈人休茹芝,首阳先生休采薇。长安酒价减百万,成都药市无光辉。不如仙山一啜好,泠然便欲乘风飞。”范仲俺赞美武夷岩茶为仙茶,系神仙所栽,为天下第一。滋味,胜过甘美无比的醍醐;香气,胜过馥郁馨香的兰芷并以茶的俭朴清淡,引申自己一生为官清正廉明。尤其是在范仲淹看来,什么茹芝延寿,采薇养生,都不如到武夷山去喝武夷茶,一啜仙山灵芽,就会轻身换骨,飘然欲仙了。清代袁枚在《随园食单》中,也谈到武夷茶德:“余游武夷,僧道争以茶献,杯小如胡桃,壶小如香橼,每斟无一两,上口不忍遽咽。先嗅其香,再试其味,徐徐咀嚼而体贴之。果然清芬扑鼻,舌有余甘。一杯之后,再试二杯,令人释躁平矜,怡情悦性。始觉龙井虽清而味薄,阳羡虽佳而韵逊矣,颇有玉与水晶品格不同之故”。他把武夷茶德称赞为:“清芬扑鼻,舌有余甘;”“释躁平矜,怡情悦性”。

  而七饮大红袍的这个“七”则源自唐代诗人卢仝的《七碗茶诗》:“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生平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肤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来体现吃茶已臻化境的地步。

  茶作为大自然的产物,深得自然的秉性。钟灵毓秀,造就优良茶德。茶性俭,苦而后甘,它的俭朴、清淡、和静、健身的秉性,恰与中国人崇尚先苦后甜,温和谦逊,宁静淡泊,恪守本分的思想相吻合,深得人们的喜爱。

  所以这次的“七饮”,不仅深入浅出,点到即止的为您介绍武夷岩茶大红袍的基本知识,还想让您像乘坐了旋转舞台一般,全景展现武夷山的风土人情与茶之品性紧密的联系。而就在这里,在这些善良的大山的子孙的手中,一直捧着一杯热茶,在最后的那扇感动的门开启后,流水一样为您奉上。

  亲爱的朋友,欢迎您来武夷山,欢迎您将凡尘俗世都放下,喝下这杯真挚的茶水,也就等于喝下了山、喝下了水、喝下了安宁、喝下了祝福。

  在这里,每个演员,每个灯光,每个角落里的细节,甚至每片茶叶,都是武夷山馈赠给你的礼物,所以,来吧,来到武夷茶博园,来饮一杯大红袍,来看一场印象大红袍!

·前一篇文章:美女教您如何泡茶[图]
·下一篇文章: 武夷山正山小种红茶介绍

最新十篇文章

更多精彩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