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下梅村---考察随笔

  来到武夷山,听说这里有个下梅村,至今保留着古代民居建筑,立刻引起我们的兴趣。今年二月,农历“龙抬头”之日,协会在北京曾经为“府上画院”五位青年画家举办了以“民居”为题材的画展。这些青年画家走遍中华大地,把那些美好的记忆都浸透在他们的画纸和笔墨之中。我深深的被他们的这种执着所感动,更被中国民居的丰富多彩所吸引。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幅员广大;在漫长的社会发展中,人们为了获得理想的栖息环境,以朴素的生态观,以最简便的手法创造了宜人的居住环境,这就产生了中国民居。辽阔的疆域,悠远的历史,不尽相同的地域自然和人文环境,使中国民居丰富多彩,其丰富的心理效应和超凡的审美意境所表现出的多样性在世界建筑史也较为鲜见。因此,中国民居在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理所当然的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下梅村位于武夷山市东部,距武夷山风景区仅8公里。我们驱车前往,很快就到了村口,负责接待我们的邹全荣先生早已等候在村委员会办公室,热情地向我们介绍了下梅村的历史,并陪同我们一起到村里参观。

  下梅村名字的缘于它位于梅溪的下游。梅溪发源于梅岭,是武夷山东部有名的溪流,全长50多公里。梅溪两岸有许多以梅命名的村落:梅岭村、上梅村、下梅村、梅溪村等。据记载,早在商周时期,这里就有了新石器时代人类活动遗迹。村落建于隋代,里坊兴于宋代,街市隆于清代。现在,仍保存有清代古民居建筑30多座,古民居“三雕”景观尤其丰富。村落中祠堂、古井、老街、旧巷与民谣、山歌、龙舞、庙会交融出下梅村独特的文化魅力,蕴藏着丰厚的人文景观资源。

  下梅村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具有独特的风水意象。山护村落,水养邑人,山环水抱营造了一个相对封闭安宁的村落。村民以汉族居多,也有畲族;主要有邹、江、方、陈、林、张等20多个姓氏。由于人口迁移流动,使下梅村形成多籍贯、多姓氏、多方言、多习俗的一个人口密集型的大村落。由于历史上没有遭遇过严重的战乱外患,使下梅村一致保持着平安祥和的氛围。村民拥戴社稷,守土勤耕,绅士、贤人注重村落礼教,办学堂、私塾,修庙宇,捐公益。村民们恪守农事节气,春种秋收。农闲之余,参加乡村寺庙的迎神,有着民风蔚然的良好时尚。

  走进下梅村,首先进入视线的就是正在修复的祖师桥。这曾经是下梅村最经典的古建筑,也是清代最具廊桥建筑艺术特色的标志性公共建筑。清康熙年间,由20多个行帮业会的工匠们共同捐资修建祖师桥,高30多米,曾经雄踞于梅溪与当溪交汇的水口,成为村民演出社戏、行帮业会敬奉组师爷的公共舞台。可惜的是原建筑在1958年修建公路时被拆毁,现在是按原貌重新恢复。虽然已经不是原来的文物,但毕竟可以找回当年的景象。

  在下梅村口,一块高大的纪念石碑引起了我们的好奇,上面镌刻着“晋商茶路万里行起点”几个大字。这是2006年经武夷山市人民政府批准树立的。纪念碑上还镌刻着清代中后期晋商在武夷山茶市下梅贩茶至恰克图、东南亚各国的线路图,揭示了当年万里茶路大连通的宏阔历史背景。

  2006年初,一部电视剧《乔家大院》引起了全国的轰动,特别是主人公乔致庸到武夷山贩茶的情景,使人们的视线转向了武夷山;而武夷山的茶许多都是从下梅村经梅溪水路,再经陆地运往晋中、蒙古、恰克图等地。据考证,从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晋商连通万里茶路起,至2006年正好是150周年。“晋商茶路万里行起点”纪念碑正是为了纪念这一历史事实而建立的。

  武夷山之所以闻名于世,除了秀山丽水的景色之外,主要是茶叶与茶市。相传,清康熙年间,有邹元老一家从南丰来到下梅,在村东北小山坳开荒种地,辛勤劳作。当地富豪张氏看中其子茂章为人忠厚勤劳遂将婢女嫁与为妻,并赠与茶籽。夫妻俩将茶籽培育出珍贵的茶苗,并将周边山坡隙地都开辟成茶园。经多年苦心经营,已有百余亩茶山;不但种茶,而且学会做茶贩茶。张氏非常欣慰,称其“有志者事竟成,后生可畏”。张氏过世后,邹茂章感恩张氏,将安葬东家的坟山,取名为“张厝墩”,年年祭扫。将无名山坳叫作“茶籽坜”,以志不忘创业之艰难。

  至清代中期,邹氏的“景隆号”已经成为当地屈指可数的大茶庄,初到下梅的晋商常氏看到邹氏在茶叶交易中忠诚守信,遂与“景隆号”结为盟友,常年交易。据邹全荣先生介绍,他的祖父、邹氏27世孙邹声喜生前曾回忆,晋商常氏到下梅时,与邹氏促膝交谈;不仅为生意兴隆而乐道,还将携带的《常氏家乘》中有关道德操守的条规让伙计们挑灯夜读。当时“景隆号”茶庄庄主邹家秀(邹氏26世孙)深为常氏“树正气、振精神、律行为”的家规所感动,遂令其子邹声喜传抄此条规,旨在仿效常氏教育后人,培植商德。所以,邹氏与晋商能够精诚合作一百余年;信的是恩深似海,念的是义重如山,风雨同舟,荣辱与共。邹氏成为与晋商在武夷山贩茶的最大合作伙伴。

  在下梅村,雄踞村落中心的标志性建筑,也是保存最完好的民居建筑,当属“邹氏家祠”。这是邹氏与晋商经营武夷茶叶获得巨大利润后,耗巨资建成的创业丰碑。据地方史料记载,邹氏与晋商合作每年获利达百余万两银;后建豪宅70余座,修当溪,建码头,立家祠,设文昌阁,大兴土木,传教化,重教育。“邹氏家祠”是武夷山地区保存得最完善的祠堂建筑;祠堂门楼期势宏阔,砖雕图案丰富多彩。门两侧的“木本”、“水源”,是两幅篆刻的横披;意思是说一个家族的繁荣昌盛,如树木一样,有赖于深深遍布于乡土中的根;又如江河之水,有赖于源头的涓涓细流,揭示了邹氏追思祖先,不能忘本的理念。在门楼左右两侧圆形砖雕图案上,分别刻着“文丞”、“武尉”,象征着对子孙后代能文能武、人才辈出的希望。在家祠的门础上,立着一对抱鼓石,构成了“户对”,门楣上方原来是四只半尺左右长的雕花石柱,称“门当”,又称“门簪”,门当户对是建筑部件,起着镇宅求安的作用。

  在“邹氏家祠”大厅正堂原有“二十四孝“木雕鎏金四扇门,雕刻着我国传统孝道的二十四个经典故事。神坛上供着祖先的灵位和邹氏当年艰苦创业时用的扁担麻绳;每年清明祭祖时,都要供奉扁担麻绳,以此激励后人要知道创业的艰辛,莫忘祖先功德。家祠下厅是用于搭建临时戏台的场所;顶上构建是藻井,两侧是厢楼,供听戏时用。

  在祠堂大厅有两根立柱非常奇特,是由四片木拼成的。这四片弧形木块,由两组十字榫连接起来,组合成一个看似整体的大圆木柱。原来这里面含有一道文化之谜。俗话说,“树大分枝,家大分灶”;家大之后,兄弟必散,各就各业,难免心不齐,乃至削弱保家力量。邹元老为了使四个儿子以及后人能够记住一个理念,四兄弟只有团结一心,才能共同撑起一片家业。于是,邹氏后人修盖家祠时,依先祖之嘱,命工匠根据老主人创意,构造了这四片柱。四片柱蕴藏着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具有激励、教化后人的作用,立意永恒可续,耐人寻味。

  在福建,一说起“三坊七巷”人们往往会相到福州市古城建筑遗存;其实,在下梅村也曾有过“三坊七巷”,那就是少微坊、中坑坊、百岁坊;达理巷、鸭巷、新街巷、芦下巷、邹家巷、东兴巷和下陈巷。虽然,这些坊、巷今天大都已经成为遗迹,但是从现存的街巷和民居中,依然能够看出当年的繁茂景象。下梅村现存的民居建筑,大多是清代的建筑,明代的民居遗存已经不多了。保存完好的邹氏大夫第,2001年被公布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门前的石碑记录了这所大夫第建于清乾隆年间,为邹氏宅第。这是一座群体建筑,门楼四纵并列,座座旁门相通,户户门第表面看彼此分开,实则连为一体;设有厢房、书阁,后厅东侧建有花园“小樊川”,园内的罗汉松是武夷山最有特色的庭院花木之一。刻有“小樊川”的这座屏墙,是集砖雕与石雕为一体的艺术画廊。园名三字是清代杜光操题写,为江南园林造型,有“镜月”台、金鱼井,是家中眷属休闲赏月的最佳场所。

  此外,座落于邹氏大夫第左侧、与大夫第建筑群连为一体,当年邹氏直隶州任职的官员们省亲时处理公务的施政堂,砖雕门楼结构精致、保护完好的清代古宅方氏参军第,清代武夷山传授孔孟之道的塾屋书阁儒学正堂,邹氏家族的集体休闲娱乐用的庄园式建筑西水别业,以及溪畔翁宅、当溪南街彭宅等等,都是几经风雨未能摧毁,保存完好的古民居,现在都已经成为下梅村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我们在下梅村里穿行而过,发现这里的民居建筑门面多饰砖雕、吊楼,青瓦屋顶起架平缓,墙体采用立砖斗砌,木柱板壁。利用挑梁减柱,扩大了屋宇的建筑空间;东阁西厢,书屋楼台,一应俱全。外部结构以高大的封火墙为主,体现了村民封闭、保守的意识。各民居布局错落有致,巷道曲径通幽;结构精巧的闺楼、书阁、别业、花园、厢房,是下梅古民居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下梅民居的独特风格。为了采光、集雨、通风,各民居都设置了四方天井,天井下一般都摆设长条石花架,供户主养花、赏花;可谓一重天井一重厅,体现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砖雕、木雕、石雕,民间称为“三雕”,是下梅村古民居的一枝艺术奇葩。民居门楼上无一例外的饰以砖雕,体现着主人的豪华与富贵。砖雕以浮雕为主,也有镂空雕。内容多取自历史人物、神话传说、民间吉祥图案等。纹样讲究精雕细刻,人物造型逼真,环境描绘贴切自然,寓意深刻气韵灵活,充分展现了丰富的文化韵味,表达了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石雕主要用于础石、门当、石鼓、花架、池栏、井栏、水缸等物,既是实用品,又是装饰品。木雕则更是精彩纷呈,有挑梁、吊顶、桌椅、栏杆、窗棂、柱础等,尤以窗棂为最。窗户以透花格式为主,以四扇、六扇、八扇为一樘的格扇窗。窗棂有叙棂、平行棂等,最大限度地艺术化。图案多以动植物、人物、祥云为主要题材,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向善、忠孝等传统美德。

  在下梅村,还有一种别具韵味的建筑----闺秀楼。下梅村的宅第里都建有闺秀楼,只是年代久远,多处已毁坏,只有上邹家的闺秀楼、邹家花楼还算保存较好。闺秀楼是家族里女孩子的休闲娱乐场所。我们登上这座结构精巧的闺秀楼,为双层楼面,底层木板,饰以花案,在木板上铺上沙子,再铺上方砖。这样设计的好处是,既给人以如履平地的感觉,又可防火,夏天还可以降温。楼上花窗图案整齐,四壁雕窗,供楼上采光采风。楼的吊顶装饰精美,木刻花案精雕细刻,四壁开窗,可眺望窗外田野山水。抚摩着黝黑的楼栏,在这幽静的闺楼中,我们也似乎感受到了当年那些被常年封闭、充满绻缱悲愁的女孩子们,那种“独锁深闺愁更愁”的凄凉。

  “门当户对”,常常被人们用于表示男女婚配中,双方家庭财力、社会地位相同方可联姻的一种传统观念。其实,这个词组却是由古民居建筑中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衍化而来的。在古民居建筑中常常借助一种物件来辟邪、镇宅,以保平安。除了常见的封火墙的角脊、牙脊,门楣上的镜子、八卦饰物等,还有就是“门当”与“户对”,是古民居大门建筑中的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所谓“门当”是指设置在门楣之上或两侧的砖雕、木雕部件;典型的有圆形短柱,面上雕有向日葵、暗喻向阳门第。短柱长一尺左右,与地面平行,与门楣垂直,由于它位于门户之上的当中,故称“门当”。“门当”之所以做成圆柱形,是因为它代表着民间生殖崇拜中重男丁的观念;所以,有的地方把圆柱叫“男根”不叫“门当”,意在祈求人气旺盛,香火永续。而“户对”则是指支撑着大宅门的一对础石。这对础石造型是一对精美的长方体石料,上立抱鼓石一对,坐落在门础上。因鼓声宏阔威严,厉如雷霆,百姓信其能避鬼退崇,故民间广泛用石鼓代“户对”。在下梅村有不少古民居中,至今还保存着这样抱鼓石“户对”。有“户对”的宅院,必须有“门当”,这是建筑学上的和谐美学原理。因此,“门当”、“户对”常常同呼并称;它不但是当地豪门大户身份地位的象征,同时,也成为社会观念中男女婚嫁衡量条件的转义语。

  下梅村的古民居与自然环境无处不显示出它的村居生态美,而且美得如诗如画,美得和谐含蓄。“青山行不尽,绿水去何长”,从城市的高楼丛林中脱身出来,到下梅这样的山环水抱的乡村中走一走,你会是完全不同的另一番感觉。无论是阳春三月,菜园蝶舞的生动,还是初夏村野,风和雨顺的情趣;无论是仲秋时节,白树栖鸦的雅致,还是宁静冬日,月下梅香的清新;都会让你心旷神怡,留恋忘返!

  下梅,我会再来!

  作者:麦克

·前一篇文章:武夷山风景区之最
·下一篇文章:武夷山茶女见面香

最新十篇文章

更多精彩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