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夫紫阳楼

  紫阳楼,又名紫阳书堂、紫阳书室,朱熹从15岁起在此定居,一直到晚年迁居建阳为止,共50年整。它位于武夷山市五夫镇东面的府前村首,始建于南宋绍兴十四年(1144年),是朱熹的义父刘子羽为朱熹母子建造的,历代屡经修建。后毁于民国,现尚存遗址。

  绍兴十三年(1143年),朱熹父亲朱松临终前,曾遗书武夷山籍的生前好友刘子羽把抚养朱熹长大成人的重任托付给他,同时并亲嘱朱熹母子前往依附刘子羽。朱熹遵亡父之命,奉母迁居,前来武夷山麓的五夫里定居。刘子羽为不负好友的重托,遂于绍兴十四年(1144年)在自己宅旁造了一所宅居。“朱子故宅在内五夫里潭溪之上,屏山之对”[明戴铣《朱子实记》卷七]。安置妥善之后,刘子羽曾致书友人,叙述为朱熹母子构筑宅居的经过。“少傅手书与白水刘致中云:‘于绯溪(即潭溪)得屋五间,器用完备;又于七仓前得地,可以树,有圃可蔬,有池可鱼,朱家人口不多,可以居’”[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妥善地安置了朱熹母子的生活起居。

  这居室地处群峰叠翠的屏山脚下,碧水潺流的潭溪之滨。屋前一片青翠扶疏的毛竹,间杂着数株高大挺拨的松桂;屋后几畦青圃镶嵌着半亩方塘,传说朱熹幼年在此若读时无意之间瞥见方塘中的云彩映衬着消瘦的人影,不禁有感于衷,遂作《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宅居周围古树参天,山明水秀,荷塘莲花,映日盛放,印证着理学先辈周敦颐所赞誉的理学家的崇高人品。这里实在是一处潜心攻书的胜地。朱熹40年后迁离五夫里,还恋恋不忘这处旧居,他在《怀潭溪旧居》诗里写道:“忆往潭溪四十年,好峰无数列窗前。虽非水抱山环地,却是冬温夏冷天。绕舍扶疏千个竹,傍崖寒冽一泓泉。谁教失计东迁谬,惫卧西窗日满川。”(《朱文公文集》卷九),怀念旧居的思绪跃然纸上。

  紫阳楼的构筑格式庄重典雅,青砖素瓦,一楹两进。前进为朱熹书斋及寝室,朱熹为不忘父志,将寝室命名“韦斋”,是以父号取名,将书房命名“晦堂”。中堂悬匾曰“紫阳书室”,亦是表示不忘故土,将其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的紫阳山为居室之称。这匾还是朱熹老师刘子翚的亲笔所书。朱熹亲自撰写了《名堂室记》,以示“不敢忘先君之志”。

  朱熹逝世之后,其名远播,故宅遂成为文化遗迹。紫阳楼历经数代,都得到修葺整建,但于民国初年毁于兵燹。民国十七年(1928年)崇安人詹继良等根据清光绪《刘氏宗谱》卷一《纱帽山(即屏山)下府前祖基形图》里“紫阳楼,朱文公读书体注之所”的方位,重新修建紫阳楼。可惜后又被毁。现在仅见断垣残壁,遗址仍可寻见。其近旁尚有朱熹当年汲水之井,名为“灵泉”,这从朱熹《怀潭溪旧居》中的诗句“傍崖寒冽一泓泉”可资佐证。灵泉井又称飞龙井。水清如镜,甘冽冠全五夫之井水,村人饮用至今,虽大旱之时,犹涌泉不涸。

  紫阳楼遗址于1992年12月22日经武夷山市人民政府批准,列为第四批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前一篇文章:武龙野战活动中心介绍
·下一篇文章:武夷山御茶园简介

最新十篇文章

更多精彩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