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武夷系列八:茶中皇后--正山小种

  故事要从1662年的英国皇宫说起,一场规模盛大的宴会在那里举行,宾客们见到了一种从未听说过的,来自古老中国的神秘饮料——红茶。这位酷爱中国红茶的凯瑟琳,因此多了一个“红茶皇后”的美称。在随后的几百年间,凯瑟琳的画像经常出现在英国各类红茶的包装盒上。由于她的缘故,红茶首次在英国宫廷中亮相。福建省茶叶学会理事、福建武夷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正山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江元勋表示,从那时候开始红茶开始进入了欧洲人的视野,成为了真正的茶中皇后。

  不过,英国人并不知道,这种远道而来的红茶在中国的诞生有着一段不同寻常的传奇经历。

  在武夷山的桐木村,长久以来流传着一个古老的传说。明朝末年,武夷山已经开始生产半发酵的乌龙茶,但是由于桐木村海拔比较高,夜晚气温低,发酵非常困难。有一天,一只来自北方的军队路过桐木村的茶厂时,便驻扎了下来。由于正值采茶时节,茶厂铺满了绿色的茶青。大面积的茶青被压在士兵的身体之下,经过几天的反复践踏,错过了半发酵的制茶时机,反而得以完全发酵。当军队离开之后,心急如焚的茶农立刻把这些茶叶收集起来,为了减少损失,尽快把茶卖出去,他们试着用柴火把茶烘干。当年,这批茶被当作是制作失败的次等茶,运到远处的茶市上以很低的价钱卖掉。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第二年,许多人出三倍的价钱专门订购这种茶。于是,当地人便将错就错,按照全发酵的方法制作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茶,起名叫“正山小种”。

  武夷山桐木村的茶工绝对不会想到,在他们手中诞生的“正山小种”,开辟了茶叶史上一个全新的类别。在随后几百年中,“正山小种”成为风靡全世界的所有红茶的祖先。虽然红茶的诞生充满着偶然性,不过在当时的世界,却可以说生逢其时。十七世纪初,欧洲国家正在积极投身于航海大发现。葡萄牙,荷兰的船队先后到达远东,东西方海外贸易就在那时开始兴起。丝绸,瓷器和各种茶叶成为最让这些西方的探路者痴迷的物品。据史料记载,康熙五年,荷兰东印度公司首次把少量的“正山小种”红茶带回了欧洲。

  与欧洲大陆的水质不同,英国的水质普遍较软,适合冲泡饮料。当红茶在英国被冲泡起来,桂圆香的味道得到充分地发挥。再加上凯瑟琳皇后的亲身示范,红茶作为一种奢华和尊贵的象征,很快在英国的上流社会中风靡起来。在当时,欧洲人对于遥远的东方世界充满了好奇。于是,关于中国的奇幻想象也在这杯玛瑙色的武夷红茶中得以无限地放大。

  在英国,当主人用武夷茶招待客人时,客人一定要起立致敬,以表达感谢。饮茶不仅是一种高雅的生活方式,也成为大英帝国的新式教育,并且迅速升华为关于教养的隆重仪式,优化着从王公贵族到普通人民的日常举止。一种独特而又丰富的英式红茶文化逐渐形成。

  2009年,武夷山的桐木村迎来了一位来自印度大吉岭地区的茶叶专家罗禅。大吉岭位于印度北部喜马拉雅山麓,是印度最富盛名的优质茶产区。罗禅来到中国,第一站就是福建的武夷山,对于他来说,这里是一个梦想了许多年的地方。因为如今享誉国际的印度红茶——大吉岭红茶,正是在一百多年前由一位叫福琼的印度绅士从武夷山带到印度去的,而随行的除了茶种、采茶工具还有很多制茶工具和手艺人。百年之后,最上好的大吉岭红茶又从印度被带到了武夷山。印度红茶和它的祖先中国的正山小种红茶就这样不期而遇了。这一次的茶叶寻根之旅也让正山小种的历史又留下了辉煌而又温馨的一笔。

  喝过红茶的朋友一定都是喜欢那种温和的性情。而正山小种便是当中的佼佼者,它在冲泡前不用洗茶,开汤虽没祁红明亮但色泽红润,虽没滇红浓厚但汤水清澈;入口茶味浓郁不刺激,香气高长;闻香杯底,挂杯持续。西式品饮方法很多,可加牛奶、加奶酪、加糖或者加橙汁。中西融合度是很高的,会让你觉得泡茶一样是可以既传统又时尚的。不过嘉文还是喜欢本色品茗。一杯茶连续冲泡七、八遍仍然滋味鲜爽、香气更溢。放一晚上,也不会像其他茶那样起一层茶碱。愿意的话,第二天还可以接着泡。由于是全发酵茶类,只要保藏得法,时间久了,香味更浓。

  如此好喝的茶叶自然也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所以正山小种在近几年的茶叶市场十分的走俏,再加上“金骏眉”、“银骏眉”、“妃子笑”等新品种的研发上市,让红茶的价格也一直在上升。市场的需求量增加、收益的提升,却没有让做茶的人忘记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保护自己的家园,坚持不用农药、坚持不毁林种茶、坚持不破坏原有生态一直是所有武夷山茶人的最重要的经营理念。也许正是由于这种坚持让武夷红茶可以有着比其他红茶更为珍贵的品质。毕竟,只有人和自然和谐共处,资源才可再生,物种才得以延续,也让每一位到武夷山的客人既可以喝到香醇的茶水,看到美丽的自然风光。

最新十篇文章

更多精彩的文章